中央民族大学杨国胜教授学术履历与研究贡献
一、基本信息与教育背景
杨国胜,男,1963年生于河南济源,现任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曾任该院院长(2007-2023年),国家民委领军人才。
- 教育经历:
- 1985年河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,获学士学位;
- 1988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;
- 2002年获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;
- 2002-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;
- 2004-2007年在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Saskachewan担任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员。
二、学术职务与社会兼职
- 中央民族大学“985工程”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发展中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平台主任;
- 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理事、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理事、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;
- 曾任国际学术会议ISDEA 2011副主席,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。
三、研究方向与特色
杨国胜教授聚焦 图像处理、模式识别(含情感识别)及 多源信息融合 领域,研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:
1. 少数民族人脸数据库建设:建立涵盖56个民族的人脸图像数据库,开发蒙、藏、维等民族的表情识别算法;
2. 情感计算与脑电信号分析:构建少数民族情绪图片库,开发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系统;
3.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:主导与敦煌研究院合作“数字化资源智能保护基地”,推动民族古籍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展示。
四、主要科研与教学成果
- 科研项目:
主持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、国家863基金项目、国防科技预研基金等20余项。
- 学术成果:
- 出版专著5部,发表SCI/EI论文80余篇,获发明专利3项;
- 开发民族服饰虚拟展示系统、智能视频监控分析系统等应用技术。
- 荣誉奖项:
-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(某作战指挥系统关键技术);
- 全国民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奖(少数民族文字互联网发展研究)。
五、社会服务与学术影响
- 学术组织:担任《自动化学报》等期刊编委,推动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学术活动;
- 跨领域合作:与敦煌研究院共建协同创新基地,探索人工智能在敦煌文献数字化、残片缀合等领域的应用;
- 人才培养:组建中央民族大学模式识别研究团队,培养20余名研究人员,下设媒体计算、情感计算等实验室。
参考资料:以上信息综合整理自杨国胜教授公开履历及学术报道。如需了解最新动态,可关注中央民族大学官网或相关学术平台。
1.
2.
3.
4.
5.
6.
7.
8.
9.
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