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大学张经纬教授学术简介
一、基本信息与教育背景
张经纬,男,1975年2月生,河南济源人,河南省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现任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(隶属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)。
- 教育经历:
1996年获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士学位,2000年获同校硕士学位,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,2013-2014年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Ian Wark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访问研究。
二、学术职务与社会兼职
- 学术组织:
- 河南省化学会第十届、第十一届常务理事
-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纳米复合材料分会委员
-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(第一、二届)
- 产学研合作:
主导河南大学与济源市共建“纳米材料初创孵化产业园”,推动“基础研究-技术开发-产业示范”全链条创新。
三、研究方向与核心技术
张经纬教授聚焦纳米材料宏量制备及能源应用,形成三大核心方向:
1. 透明隔热材料研发:
开发铯钨青铜(Cs₀.₃WO₃)、VO₂智能相变材料等系列产品,解决传统纳米粉体易团聚、耐候性差等问题,应用于智能建筑隔热涂料、大尺寸靶材等领域。
2. 二维材料高效剥离技术:
首创“强化剪切法”实现石墨烯、氮化硼等材料的绿色宏量制备,推动其在新能源、军工复合材料中的应用。
3. 钛基功能材料设计:
通过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纳米ATO(锑掺杂氧化锡),提升材料导电性与稳定性,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等场景。
四、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
- 科研项目: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、NSFC-河南联合基金课题2项,参与国家“973”“863”计划项目,承担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。
- 代表性成果:
- 发表论文100余篇(含《Nano Lett.》《J. Mater. Chem.》《Chem. Eng. J.》等期刊),总被引超1400次;
- 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、PCT美国专利1项,设计专用设备4台套;
- 主持完成纳米ATO、VO₂等产品的工业小试/中试试验,3个系列产品实现商品化生产。
五、荣誉奖项与社会贡献
- 个人荣誉:
-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(2012年)
- 江苏省镇江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(2013年)
- “能量高效转换与存储材料”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牵头人(2015年)
- 科研转化:
推动“循环还原氧化法”等核心技术产业化,年增合作企业利润超300万元,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(团队)、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。
六、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
- 担任河南大学化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,培养硕博研究生20余名;
- 牵头建设“原位表面修饰制备有机-无机纳米杂化材料”特色技术体系,助力河南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。
联系方式:
- 办公室电话:0371-25152055
- 邮箱:jwzhang@henu.edu.cn
参考资料:以上信息综合自河南大学官网、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公开资料及学术报道。
引用说明:以上信息综合自张经纬教授公开学术履历及河南大学官网报道。
1.
2.
3.
4.
5.
6.
7.
8.
9.
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