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音博物馆
卢中原
来源: | 作者:记者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21 | 1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卢中原研究员学术简介


 一、基本信息与教育背景  

卢中原(1952年9月生),男,河南济源人,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我国宏观经济与体制改革领域资深专家,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(2007-2013年),兼任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。  

- 教育经历:  

  - 1982年获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;  

  - 1984年、1990年分获中央党校经济学硕士、博士学位;  

  - 1991-1992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进修西方经济学与转轨经济学。  


 二、职业履历与政策贡献  

卢中原研究员经历丰富,横跨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:  

1. 早期实践(1969-1984年):  

   -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工、大港油田工人,扎根基层近十年。  

2. 学术与政策研究(1984-2007年):  

   - 中央党校政经教研室讲师、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研究员,深耕经济理论与政策;  

   - 1993年调入国务院研究室,历任工交司处长、财金司副司长等职,参与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文件起草。  

3.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时期(2000-2013年):  

   - 2007年升任副主任,主持宏观经济研究,推动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。  


 三、研究方向与标志性成果  

卢中原以中国市场化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为核心研究领域,形成三大理论贡献:  

1. 市场化指数构建:  

   与胡鞍钢合作首创市场化指数,量化分析制度变量对经济的影响,为改革评估提供科学工具。  

2. 效率与公平理论突破:  

   1986年提出“效率优先、兼顾公平”原则,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政策导向。  

3. 竞争政策研究:  

   主持完成《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》,系统引入国际经验,填补国内研究空白。  


 四、学术成果与荣誉奖项  

- 著作与论文:  

  独著、合著及主编专著7部,包括获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奖”的《构筑现代经济的核心》;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30余篇,其中50余篇调研报告获国务院领导批示。  

- 重要奖项:  

  -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(1988年,集体成果);  

  - 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(2005年)、一等奖(2003年);  

  - “五个一工程”入选作品奖(1999年)。  


 五、社会影响与学术兼职  

- 政策影响力:  

  多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政策,如金融改革方案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。  

- 学术任职:  

  -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、公共经济研究会副会长;  

  -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,国家行政学院、清华大学兼职教授。  


 六、人物评价  

卢中原被学界誉为“改革理论的实践者”,其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政策操作性,尤其在市场化指数、竞争政策等领域开创先河。尽管2013年卸任行政职务,其学术观点仍持续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进程。  


参考资料:  

以上信息综合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开资料、学术出版物及权威媒体报道,内容更新至2025年4月。


头条新闻 TOP10

1.

2.

3.

4.

5.

6.

7.

8.

9.

10.

更多
传世名品